如果没有学院奖……



    杨舸简介


    1980-1984年,就读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语言专业;
    1984-1992年,任职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语言教研室副主任;
    1992-1997年,加入上海奥美广告公司,先后任文案、创意组长;
  1997-1999年,创办上海方可广告公司,任副总经理、创意总监;
  1999-2000年,加入广州奥美广告公司,任职创意总监;
    2000-2001年,加盟互通事业(现更名斐思态),任执行创意总监;
    2001至今,上海同盟广告董事、执行创意总监、副总经理;

    服务过的主要客户:

    肯德基、百事可乐、联合利华、贝克啤酒、利乐、统一企业、上海家化、太太乐、冷酸灵、广东移动通信、263集团、现代汽车、上海大众、柯达、伊莱克斯、LG、小天鹅、长虹电器、先声药业、新民晚报、东方电视台、淘宝网、迪奥(CD)、3M、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中欧商学院等等。

荣获奖项:

    亚太华文时报奖、中国艾菲奖、亚太大卫-奥格威奖、中国广告奖、全国公益广告奖、全国电台广告奖、IAI广告年鉴奖、广告人中国奖、上海市广告奖等各种金银铜奖多达一百多个。


    学院奖从1999年第一届算起,都快有13年了吧?当初的大学生,就算是18岁的一年级,现在都也应该已经是31岁了,正是各个广告公司、媒体、企业的中坚力量吧?不知道有无有心人来统计一下,当初的获奖者,现在都怎样了?获奖的学生,也许有的都已经成了公司老大或部门老大了,没获奖的学生或许也深受刺激,然后发奋图强后来居上同样可能都成了老大了?如果没有学院奖,这些公司会怎么样?中国的广告行业又会怎么样?
    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自然谁都不知道如果以后的结果,因为历史不会以“如果”的方式再来一遍。
    不过,有些东西我们依然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如果没有学院奖,广告行业招聘难的现象一定比现在还要凄惨,因为学院奖至少让我们看见每一次的宣讲会上,依然有那么多的大学生对广告抱有着期待与热情,使这个行业在互联网行业炙手可热的今天也还没有溃不成军。
    如果没有学院奖,那些广告公司的老兵们,一定比现在过得舒服得多,没有追赶者的日子,自然就会放慢他的脚步,一些老套路也不会那么快被淘汰,一些老手法也不会那么快就被人鄙视……当然,老兵们的进步也一定会慢得多。
    如果没有学院奖,那么多参与学院奖命题的企业们,一定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可以用这么轻而易举地方式虏获大量年轻学子的品牌试用和忠诚,他们一定会在今天还在哀叹:大学生市场的推广是那么的步履维艰。
    如果没有学院奖,会有那么多的学校开设广告系广告专业?会有那么多的广告教授、研究生的诞生?会有那么多的学生报考这些专业?恐怕更多是学生换专业吧?
    如果没有学院奖,广告人杂志也许就无法从籍籍无名变成了中国广告行业一股举足轻重的影响力量,让无数企业找到了合适的广告公司,让无数的广告公司知道了他们比稿对手的优势与弱势……让广告行业在血花四溅的会议室里极速发展。
    如果没有学院奖,也许很多评委之间至今还不认识,或者认识了也没有深交,或者深交了也没有唇枪舌剑后的悟道……学生在学院奖中成长,专家评委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虽然没有如果,其实不会有结果。但是,我还是坚信,学院奖真的改变了中国广告行业。因为如果因为学院奖的存在而不小心扼杀了另外一种可能,我们无法证明另一种可能会更好,只能证明另一种可能本来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所以让我们一起来感谢学院奖!中国广告行业的每个人其实都深受其惠,不管你是否承认,也不管你是否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