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手边的设计师第二季——步行艺术东京DAY3
“长大”是一件无可避免的事。忙忙碌碌、谈笑风生,我们似乎已成熟许久。但每个人心里,总有一个安全屋,来保护那个小小的、热血的、执着的、天真的甚至有些傻乎乎的“本我”。有时,我们会害怕“本我”暴露,因为ta实在不够圆滑、不够八面玲珑,不够让我们在这个社会稳步“上升”,然而,这才是真实的你自己呀。勇敢面对“本我”,也勇敢面对疾风吧。
小时候的阳光是有味道的
小时候的校园里的滑梯仿佛是世界上最大的游乐设施
已经长大的我们
却常常怀念儿时单纯的时光
就这样.第三日
我们穿过时光隧道.追逐童年
来到了——
东京玩具美术馆
该馆由战前修建的旧四谷第四小学校舍改造而成,展出有1万件以上、从儿童至年长者都能欣赏的玩具,可以亲身体验各种疗愈心灵的日本国产木制玩具及富有设计性的欧洲玩具。馆内小到玩具零件,大到桌椅家具,一应都是木制的。玩具与古朴的校园相结合,让人一下子跌进了童年的回忆中。展示空间内的玩具与家具的边缘都被细心的圆润化了,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无限温情。这些种种温馨的元素正好映衬着美术馆的建立主旨:与让您敞开心扉的玩具邂逅。
美术馆分为两层,供各个年龄段的游览者体验游玩。体验空间还以三岁为界限,分为两个展览馆:未满三岁儿童的玩具圆润、袖珍而简单,属于启蒙类玩具;三岁以上儿童的玩具场地明显变大,玩具样式相较于前者也更加繁多,玩具多属于益智类别。馆内安排有许多热情的“玩具研究员”, 即使语言不通,他们也会通过实际演示来告诉游客玩具的使用方法。
在一片温暖的空间内,还隐藏着一个感人的故事:原小学关闭后,馆长多田先生在社区和居民的支持下创建了此馆,但由于属于私人美术馆,政府无法给予补助,因而美术馆的初期经费大多数来自居民捐助。红色招牌后面,码放着代表一份份爱心与善意的捐助积木,上面记载了捐助人的姓名。
看着孩子们认真把玩玩具的身影、谦和热情的玩具研究员以及对玩具与儿童教育有着无限执念的捐助者,突然很感谢这些纯粹与善良。在这一方不算大的旧校园内,混合着原木的味道和孩子们哒哒哒的脚步声,这种久违的景象仿佛一下子清晰了整个童年的爱与梦想。
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
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以介绍东西方现代美术为宗旨,主要收集日本现代美术史上的代表作品。该馆共收藏1907年以来的日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作品约5300件,这些作品在日本美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般的意义。
展馆分为三层,一层是“精彩作品——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馆藏”。这次展示期间,馆藏展中的日本画部分分为三个期展出,我们幸运地赶上了第二期展出,其中非常值得驻足一观的是日本历史画新古典派的震世之作安田靫彦的《黄赖川之阵》。该画作描绘的是源赖朝和源义经二人暌违20年的重逢情景。六曲一双的屏风绘、两米高十余米幅面的震撼感、各项历史细节的逼真还原,以及兄弟初见的真情,都让观者激荡于心。
西洋画部分,除了原田直次郎的《骑龙观音》这件作品之外,此次展览主要关注的是日本的西洋风绘画与西方的西洋绘画之差异。值得一提的是,展出的还有美术馆今年收藏的马蒂斯和塞尚的画作。
亨利·马蒂斯作品
TOTO GALLERY·MA
TOTO GALLERY·MA灵感来源于日本文化中时间、空间与人的平衡,专注拓展人们对城市生活的想象。TOTO GALLERY·MA经常举办日本及外国艺术家的作品展及相关讲座。
我们观看的是正在举办的“边缘:连结艺术—第十五届威尼斯双年展国际建筑展日本馆归国展”。
经历了2011年3月11日的灾难性事件之后,日本现在的每个建筑师都需要再次问自己,在当今社会中,建筑学应该努力实现什么样的重大转变。本次展览中的建筑师,通过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编织而成的小而亲密的故事,精心地塑造出新的建筑价值。
“归国展”将在威尼斯原创展览的基础上,还介绍了年轻的参展商。展览及其补充研讨会、画廊会谈的目的是提供一个未来时代建筑师的作用和展望。
J-world Jump主题公园:
以《周刊少年 JUMP》人气作品为构想的室内主题乐园“J-WORLD TOKYO”位于池袋 Sunshine City World Import Mart 的 3层。“J-WORLD TOKYO”中除了常设的三大主题馆——《海贼王》、《火影忍者》、《七龙珠》之外,还有定期替换展出的人气作品特别展。园区中还有以JUMP角色为主题的食物点心区、主题游乐场以及让你“撒钱”的周边商品区。
扑面而来的“中二气息”,耳边尽是熟悉的动漫金曲,身处经典的场景中,感觉动漫之魂都在熊熊燃烧!“中二”少年少女们不容错过!
成长是一笔交易,我们都是用朴素的童真与未经人事的洁白交换长大的勇气。——宫崎骏
孩童时期的天空可以是黄色的,海水是红色。慢慢的,天空与海水融为一体变成蓝色,因为我们长大了,理性了,也就被禁锢了。保持孩童的想法并加上不断打磨的技艺,完成惊艳世人的作品,这可能是每一位艺术工作者的目标。艺术工作者的艰辛也在于保持“本我”,也就是最初心之所向。面对观念冲突、创作思维匮乏之时,我们可以回到“开始”的地方,放开受到教条捆绑的“自我”,回归人格结构的基础——“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