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院系首页
  • 学院介绍
  • 教师风采
  • 特色专业
  • 优秀毕业设计

更多>>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

长春理工大学(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是一所以光电技术为特色,光、机、电、算、材相结合,工、理、文、经、管、艺、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吉林省人民政府、国防科技工业局、长春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院校,享有“中国光学英才摇篮”的美誉。 首批“卓越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大学。[1] 
学校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办,已故著名科学家、两院院士王大珩为学校创始人、第一任院长。建校以来,学校先后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委、第五机械工业部、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1999年被划转为以吉林省管理为主,并与国防科工委共建;2002年更名为长春理工大学;2004年被确定为吉林省重点大学。2012年入选百所“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院校。
截至2014年6月,学校设有57个本科专业;有3个校区,土地面积7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资产总值22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亿元;拥有中外文纸质图书212万册、电子图书10629GB。[1] 
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建成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交融、军民兼顾,光电技术特色鲜明,重点学科优势突出,工、理、文、经、管、法、艺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开放式、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实现“省内领先、国内先进、国际知名”的奋斗目标。

更多>>教师风采

更多>>优秀毕业设计

详细>>特色专业

...
学科建设
 
截至2013年9月,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3个国防特色学科、12个吉林省重点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
长春理工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8张)
 流动站,包括物理学、光学工程、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及信息与通信工程;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包括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包括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14年6月,学校有教职工1955人。其中,专任教师1131人,双聘院士6人、“长江学者”1人[9]  、“千人计划”特聘专家2人[10-11]  ,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博士生导师108人[12]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13]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2人[14]  ,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获得者3人[15]  。正高职202人、副高职38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43人;有国防科技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1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1人、吉林省教学名师10人。[1] 
教学建设
 
学校在2000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被教育部授予“高校毕业生就业总结宣传工作50所典型经验高校”,2011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被航天科技集团授予“航天人才突出贡献奖”。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1] 
校园景观剪影
校园景观剪影 (19张)
2009年,学校荣获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从1989年至2009年,学校获得47项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截至2010年12月31日,学校设有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2门:应用光学、工程材料;国家级精品课4门:红外物理、应用光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材料现代分析与测试技术;吉林省精品课15门:C语言程序设计、激光原理、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电工学与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电子线路、计算机组成原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电工学与电子技术实验、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民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高等数学、工程材料、管理学以及红外物理、应用光学、量子力学、大学物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吉林省优秀课61门。[16] 
截至2013年9月,学校建有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机械工程“教学、科研、生产”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光电工程、机械工程、电工电子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光电工程、机械工程、电工电子、计算机、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化工基础、工程训练中心7个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电子技术、机械工程2个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校级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4个、校外实践基地94个,还建有国家级(联合)和吉林省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各1个。

更多>>教师风采